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5-02-24 16:02:21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10篇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胡杨赞》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23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赞扬了胡杨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让人感到震撼。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无比敬佩之情。

二、说设计理念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综合能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依据阅读学提出的直接目标、间接目标、潜在目标理论,将本课时的教学定位为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通过朗读激发情感体验,通过朗读促进理解感悟,即以读促情,读中感悟之所在也。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四、五、七自然段的意思,背诵喜欢的段落。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文本的描写,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理解与感悟。

(2)通过自己的语言赞美胡杨,进而升华文章的中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四、说教法

赏析词句法、感情朗读法

五、说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眼

1.背景音乐起,师:在茫茫的大沙漠,当黄沙袭来的时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的时候,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出示胡杨组图)

2.师:人们崇敬胡杨,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文字。(揭示课题,齐读)

二、紧扣文眼,整体感知

1.过渡:读读这篇赞美的文字,看看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

2.生自主读文三遍(出示阅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连贯、流利。

(2)同桌读(齐读,分段读),纠正字音,联系上下文交流新词的意思,说说每段的意思。

(3)自主默读,思考: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

3.汇报初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师相机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4、5、7段的意思。

(2)问: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师相机板演: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默默奉献)

三、自主品读,披文入情

1.过渡:作者钟情于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默默奉献的胡杨,读了课文,你对怎样的胡杨动情了,请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把你动情的原因写下来,再动情地读一读。

2.生自主阅读,勾画、作批注,有感情地朗读。

3.同桌交流感受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四、交流体会,精读感悟

1.过渡:作者为何对这样的胡杨情有独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去探寻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

2.汇报交流,朗读感悟

(1)无人关照的胡杨(第3段)。

抓住“眼泪”一词,引导“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它为何要流泪”,体会胡杨受了伤就流出“泪”来为自己包扎伤口,是为了继续生长,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2)弓腰驼背的胡杨(第4段)。

可从“惨不忍睹”一词入手,引导说说“什么叫惨不忍睹”“胡杨长相为何如此惨不忍睹”,体会胡杨弓腰驼背的长相是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极强的生命力。

(3)粗茶淡饭的胡杨(第5段)。

①抓住“粗茶淡饭”一词,“粗茶淡饭在生活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这里呢?”(生长条件极其恶劣)“胡杨粗茶淡饭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②“它是在夏季酷热……只有粗茶淡饭”,引导:读这个句子,你想说什么?(板演:顽强的生命力)

③能把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4)默默奉献的胡杨(第7段)。

①“它的树干木质坚硬……从来没有索取。”引导:你读懂了什么?

②“彻底”说明什么?(体会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

③让我们把胡杨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读出来。(齐读)

3.小结: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这些词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它的生命是那样的(顽强),所以,它才会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板演:千年……千年……千年)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不叫人爱呢?

4.问: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几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

五、升华情感,书写敬意

1.过渡: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它感动了作者,作者又用隽永的文字感动着我们。你对哪段文字感触最深,请你尽情读一读,赞一赞。

2.生自主朗读,背诵。

3.出示背景音乐,胡杨组图,指名背诵。

4.师: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也有话想说,想赞一赞这西域的美丽风景――胡杨。赶快写一写,赞美赞美胡杨吧!

5.生自主写话。

6.出示背景音乐,胡杨组图,指名读出学生的赞美。

板书设计:

胡杨赞

长相——惨不忍睹 千年不死

胡杨 环境——最为恶劣 千年不倒

精神——无私奉献 千年不腐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美丽的武夷山》是北师大版第4册第5单元“青青的山”中一篇主体课文。本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全文脉络清晰,结构明了。先写山之险峻,再写水之秀丽,最后写游之写意!字里行间透着对武夷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文章主要从山,水,游3个方面来表现武夷山的美。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是发展孩子想象,提升孩子审美的绝好散文。针对我班孩子语感敏锐,想象丰富,喜欢积累的, 善于模仿的学习特点,我把教学方向把握为想象品读,诗意感受上,让孩子拥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通过完整而形象的阅读过程,让他们在情境中朗读,在意境中想象,在揣摩中品味,在模仿中积累。

二 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 ……此处隐藏20580个字……老师这样描述:今天,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进其中的一篇《窃读记》,随小时候的林海音一起走进书店,去感受她的窃读滋味。

导入设计的想法在于【语文学习要尊重作品本身,阅读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还原的过程,所以有必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作者及文中所提到的环境的距离】

(二)进入课文的赏学

赏学设计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知道写了什么?真切感受作者笔下窃读的场景。二是让学生了解文本是怎么写?也就是语言表达的特点。感受到作者窃读的复杂的情感体验。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

为此过程设计如下:

环节一: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①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③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课题的意思。

环节二:分三步汇报学情

第一步: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点评,小结。

第二步:让学生说说自己初读的感受

预设学生回答如下:

文中的小英子特别喜欢读书

小英子买不起书,所以每次去书店看书都是偷偷摸摸的,心里很害怕等。教师不做过多的点评,以学生的理解为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印象最深或者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最好能带上自己的感受。随即解决字词的读音问题,其中包括:读正确“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的读音。

第三步:说说自己对这个课题的初步理解。

①明确“窃”字在这里的意思

②老师借机过度:窃读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环节三: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与“窃读”类似的感受?用自己的话具体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这一环节目的为了下面学习作者的写法做铺垫,同时也体现从孩子的角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孩子们与同龄人林海音之间的内心世界的感受走的更近。】

给学生时间思考后指名回答,老师从学生的语言组织入手进行评价。比如:你用了一个xx词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你的胆怯。你的恐惧我们从xx这个句子中就感受到了,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是怎么样把这窃读的感觉写具体的呢?

环节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2-7自然段,进行文本细读。用横线或圆圈划出体现文中的我窃读滋味的句子。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后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课件出示课文2-7自然段中体现文中的我窃读滋味的句子。

环节五:抓重点句分层次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一次合作:初步感受作者注重心理独白和动作描写的方法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请各位同学 做到“心到、手到”的积极读书,并在句子中圈出最能体现窃读的感觉的字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所划出的字词的理解。接着学生开始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

写下来就组织学生开始汇报第一次合作情况,根据学生的交流,解决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写作方法上的特点

预设师生对话如下:

生:我从放学后“急匆匆地赶”,“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都说明了她特别想读到这本书。能读到自己这么喜欢的书,当然是快乐的。我在读到自己盼望已久的书时,就特别快乐。

师:你从作者的这些动作中体会到窃读是快乐的很好!。随机板书: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接着提问:窃读的滋味还有哪些?

生:我觉得这种窃读的滋味并不好受,因为她还一直提心吊胆。你看,她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贴在一个大人身边,假装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万一那个人很烦,该多尴尬呀!还要察颜观色,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读完。

生: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生:还有,虽然下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可她也不能专心读书,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多累呀!

师小结:是啊,这些句子作者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出了自己又忧又惧的感受,师随机板书:自语式的独白。是啊,这种窃读的滋味真是叫人既爱又恨。

生: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你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这句话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是板书:快乐 惧怕

【以上为第一次合作设计,接下来在学生自主感悟,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再组织开展第二次合作:目的在于让学生自由朗读,努力为学生创设他们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的展示平台。】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在小组中有感情的读好自己喜欢的句子,将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体现在朗读中,其他同学负责评价他的朗读。

学生开始第二次合作

完成后汇报第二次合作的情况

指名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运用的朗读指导方法: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师随机范读等。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合作环节结束后,学生对文中的语言文字有了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就进行仿写的环节。

环节六:学生进行语段仿写

第一步:教师出示文中的从动作,到心里,到运用修辞手法的典型的句子,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句结合自己童年的具体事情中的感受仿写,有能力的可以仿写多句。

第二步:学生进行5分钟左右的仿写教师随机开展个别辅导。

第三步:学生仿写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指名有感情的读出自己的文字。并说说自己写的好在哪里?再或请其他同学评价一下他的句子好在哪里?

【新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阅读的新要求: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主要解决“怎样写”。这是第三学段的新要求,要在教学中引起重视。】

环节七:最后回归文本,再次整体回顾2-7自然段,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体会他那种既快乐有恐惧的独特窃读感受。配乐朗读2-7自然段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